2008年11月15日星期六



为了藏人能够制定出一个适合西藏、适合历史的决策。我把2008年5月8日写给尊者达赖喇嘛的信作为对达拉穆萨拉藏人代表大会的建议(藏汉文)公开提交:


转交尊敬的达赖喇嘛:

首先向您三叩首。

下面就这快两个多月的国际时事,或就西藏发生的事情,以及将来将要发生的事,提出一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尊敬的达赖喇嘛参考。

一,针对西藏三区自治,应该制定一个在他们的法律条例范围内的条列。正式提交给中国(或叫做:西藏自治区自治法备忘录)。

达赖喇嘛的讲话和文件现在已经说服不了这些汉人了。必须对应中国对达赖喇嘛您本人的贬低和污蔑。对西藏文化和西藏人民、尤其是对宗教职业者的迫害(必须要指明对宗教职业者的迫害这一点,宗教职业者在政府的眼里就是魔鬼这个概念一定要转过来)必须提交一个自治法条例(或宣传提纲)。明确提出保护语言文字、宗教文化、寺院以及宗教职业者的权益的细则。

二,自始至终我们应该把宣传的重点放到对中国人的宣传,因为到底不可避免的要和中国人谈判。让中国人了解达赖喇嘛您的观点及为重要。

今天的中国和以前的中国不一样了,今年的3.10抗暴斗争对西藏人和中国人都同样起到了一个向心力的作用。由于他们隐瞒和欺骗了拉萨抗暴的真正事实和我们西藏人在世界各地对奥运会的反对的实情,中国政府镇压西藏人充分得到了中国一般老百姓的支持或认可。再加上我们自己对中国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用中文媒体的对话不太迅速。我以为,应该吸取教训,把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充分表达给中国人民。因为,既然我们要下决心和中国人一起生活。那么直接和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对话;比如,学生和学生,机构和机构,在外交使节之间。官方的、民间的。利用各种机会会话。用藏文媒体和汉文媒体的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流亡政府的网页,应该以大陆惯用的藏文输入法和汉文简体和繁体两种输入法等的改进来提高点击率。

三,我还想说说,流亡政府、藏青会、达赖喇嘛您的关系。从达赖喇嘛您在斯特拉斯堡提出中间道路以来,每年的3.10日所喊的口号内容都一样。(我想,可能这49年都没有变过)直到最近才改了口号。

所以我有一个感觉,不一定对。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达赖喇嘛您、流亡政府、藏青会到底在想什么?有的藏人在说,达赖喇嘛不可能不要独立,是在和中国人演戏。昨天,还有人问,和北京谈判的是达赖喇嘛个人的代表,不是流亡政府的代表?所以,我们的口径不是很一致。我们所做的事,中国人不知道,自己人也不知道。所以,中国政府不相信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他们除了成功的封锁了流亡政府的消息之外。我们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宣传达赖喇嘛您的正确主张。因而,也导致了藏汉隔阂。当然关键问题是他们不愿意和您对话。

四,我想问。藏族文化指的是;藏传佛教在藏族文化的范畴,还是藏族文化在藏传佛教的范畴。

这个概念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政权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里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中国方面对中国人民的宣传是;达赖喇嘛您要在西藏回复“政教合一”的政府。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达赖喇嘛您不会这样想,就像布丹的国王把权力交给了人民。我们应该明确这个问题,中国方面把我们西藏妖魔化了的关键的词之一,就是“政教合一”。而我觉得宗教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宗教,也显得至关重要。

五,达赖喇嘛您在美国对中国学生说大西藏的提法也有伸缩的余地,达赖喇嘛您说:“希望的只是藏人居住区的内部事务由藏人自己决定,西藏地方政府由懂得藏语和藏族文化的藏人来担任主要职务,对于文化和语言的保护更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仅此而已”。我的理解是,这个就是底线吧?

因此,我提一个不成熟的,也许是很幼稚的建议。因为,大藏区的大自治,在现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不大可能实现。他们中国政府一看大半个中国在藏人的手里,心理上也受不了。在所有藏区的现有行政区域别动,从名义上来说,都在自治州、自治县里面。好在,藏区的连接他们也是没办法拆散的。所以,达到真正的自治唯一可行的(我想),就是实行语言的统一。统一语言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藏语藏文的实际运用价值。也就是说,以行政手段把藏语提升到藏区的官方语言地位。用法律手段把藏语提升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语的地位。它的适用范围规定在整个西藏地区。

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藏族乡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人口比例。详见附件一)

西藏自治区。

全国有十个藏族自治州。

全国有两个藏族自治县。

全国有六十个藏族乡。

甘肃省有十个藏族乡:

四川省二十三个藏族乡:

青海省二十七个藏族乡:

(以上有些行政划分是以2000年以后的行政区域标准。当然随着历史的变迁,藏族和其它民族之间在历史发展中的交往,有些时候由于不合理的行政划分而相互遗留的问题也能够一并得以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

至今为止我从来没有见过流亡政府出版的那个地图是完全准确的、和精确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当然。我们现在和他们具体谈论地域的时候,是以历史作为标准来和他们谈呢?还是以现实为标和他们谈。也必须有一个心理准备。(请看汉人是怎么说的。见附件二)。

我们真的要和他们一起在一个国家里生活,或生活一个阶段。那么我们就不能再谈领土的完整了,我们只能谈文化,谈宗教。这样,对于教育、宗教、文化、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好处。如果,我们不要求独立,不要求领土。只是要求语言和文化能够延续的条件,都不能够满足我们,那我们还得另想办法。要考虑有没有和他们谈话的价值。(注意:现在要承认西藏是中国的同时,必须也要承认共产党的领导。因为,中国被中共统治,这个事实也不能改变。所以,处理党的领导,在西藏党的领导的第一把手的位置可能也不能变。最起码,在中国共产党只要从在,脱离党的领导,恐怕是与虎谋皮。这一点也应该很清楚。)

以上我所提出的建议内容,昨天我已经对噶伦格桑扎拉陈述过了。

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阅读。

也谢谢葛巴的翻译。

比利时:才让当周呈上

公元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

附件一:

今天西藏三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州、县、乡)概况:

西藏自治区

人口:262万人

全国有十个自治州: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政区位置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人口民族 全州幅员8.42万 平方公里。2005年末户籍总人口8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8万人、非农业人口17.3万人。总人口中,藏族占54.5%,羌族占18.4%, 回族占3.3%,汉族占 23.6%,其他民族占 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甘孜藏族自治州(俗称康区),位于四川省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甘孜州地处祖国最高一级阶绨向第二级阶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横断山系北段川西高 山高原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介于东经97°22″102°29″,北纬27°58″34°20″之间。境内山峰高耸,河谷幽深。大雪山和沙鲁里山纵 贯全境。

人口民族 州 内居住着藏、汉、回、彝、羌、纳西等20多个民族91.55万人。2004年未,甘孜州总人口914369人,其中藏族人口721442人,占 78.9%。计划生育率97.23%,人口出生率12.74‰,降0.57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6.95‰,降0.86个千分点,全部在岗职工人数 6.03万人。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它 位于青藏高原伸延部分南北纵向排列的横断山脉,滇、藏、川三省区结合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腹地,澜沧江和金沙江自北向南 贯穿全境。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相连,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毗邻,南和西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 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接。

民族与人口 这里居住着藏、傈傈、纳西、白、彝、回、苗、怒、普米等25个民族,千人以上的民族有9个,藏族占总人数的33.81%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南与四川阿坝州相连,西南与青海黄南州、果洛州接壤,东面和北部与本省陇南、定西、临夏 毗邻。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常住人口:67.50万人。境内海拔1100—4900,大部分地区在3000以上。

行政区划 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辖夏河、玛曲、碌曲、卓尼、迭部、临潭、舟曲七县和合作市,110个乡(镇、街道办)。
民族与人口 州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总人口66.43万,其中藏族33.93万,占总人口的49.7%;农牧业人口56.04万,占总人口的82%

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北部,东经98°5-102°41,北纬36°44-39°5。东南与西宁市的大通县、海东地区的互助、湟中、湟源县接壤;西 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大治州的天峻县毗连;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的天祝、山丹、民乐、永昌、张掖、肃南等市、县毗邻。

行政区划 辖四县二场(海晏县、刚察县、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青海湖农场、同宝牧场),州政府所在地海晏县——西海镇。

民族与人口 全州总人口27.18万人。是一个藏、蒙古、回、汉、土、撒拉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60%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概况  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的南岸,。东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夏河县接壤;南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毗邻;西 部与本省海南州同德县、贵南县及果洛州玛沁县相接;北部与海东地区的化隆县、循化县及海南州贵德县为邻。全州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 2.63%

行政区划 自治州成立于19531222,辖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28个乡和7个镇。州府隆务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口民族 总人口21.82万人,有藏、蒙古、汉、回、土、撒拉、保安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35%,藏族占总人口的65.2 %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民族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也是通往西藏和青南的交通要冲,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自治州于1953年建政,总面积4.45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027月撤龙羊峡行政委员会建龙羊峡镇。至此,海南州共辖共和、贵德、兴海、贵南、同德5县。 海南州州府恰卜恰镇座落在共和盆地的心腹地带,占地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多人,距省会西宁144公里,青康公路穿越其间。

民族与人口 总人口41.34万人,有藏、汉、蒙、回、土、撒拉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7.6%,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57%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青海省东南部,处于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之间,东经9654′10151′,北纬3231′3537′ 东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相毗连,北与本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相依。东西长448 里,南北宽334公里,辖区总面积76442平方公里,在全国30个自治州中居第8位,占全省总面积的10.6%

行政区划 果洛州现辖玛沁、甘德、达日、久治、班玛和玛多6县,首府大武镇,是全州的政治、文化中心,距省会西宁市440公里

人口民族 有藏、汉、回、蒙古、土、保安、撒拉族等民族,总人口12.8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树藏族自治州(简称王树州)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89°35′97°55′,北纬27°35′36°35′。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 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地区和那曲专区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 自治州接壤。东西长738公里,南北宽406公里,土地总面积为 26.7万平方公里(包括海西州代管的唐古拉山乡的6.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7.2(不含唐古拉山乡面积19.8万公里,占全省总面积 27.5%)

行政区划  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1镇、47个乡,257个村牧委会,1048个农牧业生产合作社。自治州首府驻玉树县结古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人口民族 1999年全州总人口为25.27万人,其中藏族占97%,汉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3%,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地理位置  西州域主体为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北靠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依昆仑山。东西长约837公里,南北宽约486公里,总面积32.58万平方公里, 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5.17%。州内大部分地区在海拔3000 上下,最高点是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海拔7720;最低点位于达布逊湖区,海拔2675

行政区划 海西州现辖三县两市三个行政委员会,分别是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冷湖行政委员会、茫崖行政委员会。东部三县一市基本为农牧区,西部一市三行委为工矿区。自治州首府德令哈市。

民族与人口 海西州总人口36.91万人,有汉、蒙古、藏、回、土、撒拉等29 个民族;其中蒙古族、藏族为主体民族,人口分别是2.47万和4.1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6.7%11.1%。州域大部分地区少有人烟,平均每方公里1.16人。

全国有两个藏族自治县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概况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东与冕宁、九龙隔雅砻江相望,南接盐源、丽江、宁蒗,西邻中甸、稻城,北倚理塘、雅江、康定。

19532月,正式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区,19555月,改木里藏族自治区为木里藏族自治县。全县辖29个乡镇、112个行政村,603个村民小组。全县幅员面积13252平方公里。共有18种民族,12.7万人口。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

概况  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东经10207~10346分,北纬3631~3755分之间。南接永登县,东靠景泰县,北邻武威市和古浪 县,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西与青海省的门源、互助、乐都县毗邻。东西宽142.6公里,南北长158.4公里。总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属甘肃省武威市, 8镇、11乡、221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县人民政府驻地华藏寺镇,东南距省会兰州144公里,西北距武威市132公里195056 成立自治县,境内居住着藏、蒙古、土、回、满等少数民族。境内气候复杂,属寒冷高原性气候。

全国有五十八个藏族乡

全国除了一个自治区、十个自治州和两个自治县之外

青海省的二十六个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4%。面积218平方千米。辖拉兄、毛玉、河哇、王仓麻、 抽子、拉代、旦麻、相玉、白草毛、拉龙哇、公麻、江加、牙训、日芒、哇库、修藏16个村委会。解放前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文都乡,1958年与街子 乡合并成立永丰公社,1961年分设文都公社,1984年改设文都藏族自治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26平方千米。辖牙尕、麻尕、洛哇、相沙、 比唐、哇龙、建设堂、曲卜藏、秀日、仁务、宗占11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尕楞乡,隶属第三区,1953年属文都藏族自治区, 1957年为县直辖乡,1958年与苏志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尕楞公社,1984年改设尕楞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1.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4%。面积562.9平方千 米。辖古雷、张沙、起台堡、夕冲、贺隆堡塘、贺庄、宁巴、多哇、多什则、俄加、立伦、旦麻、克麻、加仓、牙木、吾曼、铁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龙 哇、循哇、木洪、贺隆堡、拉科、德曼、三木仓2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二区辖地,1950年设道帏乡,1953年成立道帏藏族自治区(乡级),1958年 并入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道帏公社,1984年改设道帏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岗察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402.5平方千米。辖岗察、卡索、苏化3个 牧委会。解放前称岗察百户部落,1949年建政时隶属第三区,1950年改设特别行政区,1953年建岗察乡,1959年与县牧场合并成立岗察公社, 1984年改设岗察藏族乡。

西宁市湟中县群加藏族乡Qunjia Zangzu Xiang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78千米。民国时期属土门关镇,1951年设群加乡,1958年并入上游公社,1961年分设群家公社,1984年改设群加藏族乡。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6%。面积93.3平方千米。辖唐阳、土康、来路、下圈、上圈5个村委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朔北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其中藏族占40%。面积43.7平方千米。辖阿家堡、永丰、菜子口、药匠台、小龙院、马场、 代同庄、下吉哇、李家堡9个村委会。民国廿六年(1937年)设朔北乡,1951年改第四区第二乡,1952年复改朔北乡,1958年改为红光公社,次年 又更名朔北公社,1984年改为朔北藏族乡。20068月,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

向化藏族乡成立于1984年,位于大通县东北,介于北纬37°04′至37°13′,东经101°55′。全乡总面积100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居住着藏、汉、土、蒙古等民族,2005年底,全乡总人口8407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耕地面积31267.4亩,人均3.5亩。乡政府距县城23公里,东连互助县、南接东峡镇、西北连接桦林乡、门源县、属纯脑山地区、海拔2750-4280,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三面环山,年平均气温0.8度,年降雨量590毫米左右,无霜期80-90天左右,气候特征属冷凉性气候。冰雹、霜冻、低温等自然灾害较为频繁。

湟中县群加藏族乡 Qun Jia Zang Zu Xiang) 

位于湟中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78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6%。面积93.3平方千米。辖唐阳、土康、来路、下圈、上圈5个村委会。民国时期属土门关镇,1951年设群加乡,1958年并入上游公社,1961年分设群家公社,1984年改设群加藏族乡。

湟中县马场藏族乡 Machang Zangzu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6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39.9%。面积80.5平方千米。辖加牙、新城、周德、班 隆、马场、七家庄、下台、上台、海马沟、白路尔、静房、白石头12个村委会。1949年属上新庄乡,1958年属上游公社,1963年分设马厂公社, 1965年并入上新庄公社,1984年分设马场藏族乡。

湟源县日月藏族乡 [Ri Yue Zang Zu Xiang]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8公里。 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40.3%。 面积481.9平方公里。 辖山根、药水、大石头、克素尔、尕庄、大茶石浪、小茶石浪、免尔干、寺滩、东科尔、乙细、上若药、下若药、莫多吉、哈城、本坑、日月山、免尔台、雪隆、池 汉素、若药堂、前潍、尕恰莫多23个村委会。解放前属哈城乡辖地,1949年设山根乡,1958年与哈城乡合并成立日月公社,1984年改设日月乡, 1985年设日月藏族乡。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南响河自南向北流经境中, 汇入湟水河。经济以农业为主,产小麦、青稞、油菜等,有少量牧业,饲养牛、羊、马等牲畜。青(海)藏(西藏)公路纵穿乡境。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杏儿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1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8%。面积65.4平方千米。辖大庄、胜利、日扎、峨哇、乱石头、卡洒 哇、协拉7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杏儿乡。解放初为兴文乡,1954年改称杏儿乡,1956年成立杏儿藏族乡,1958年并入公社,1961年分设杏儿公 社,1984年复设杏儿藏族乡。

乐都县下营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2千米。人口0.6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8%。面积98.1平方千米,辖下营、尕庄、上营、坑坑、白土庄、 卡子门、杨家庄、上祝家、杨家堡子、下祝家、茶龙、塔春12个村委会。民国初属归德堡,后称维新乡、平等乡,1950年沿旧制设茶龙乡,1956年划归高 店乡,1958年并入汉庄公社,1963年分设下营公社,1984年改称下营藏族乡。

乐都县中坝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4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32%。面积129.8平方千米。辖中坝庄、洒口、交头、嘛呢台、牙昂、 红庄沟、确实湾、大湾、何家山、泉脑、山丹坡、四庄、柏杨沟、洪三14个村委会。民国时为归化乡,解放初仍设归化乡,1952年改为中坝乡,1958年并 入洪水公社,1961年分设中坝公社,1984年改建中坝藏族乡。

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4千米。人口0.7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42.1%,藏族占总人口23.6%,还有汉族。总面积207平方千米。辖十八 洞沟、本坑沟、花园、松多、哈什、麻洞、马营、前隆8个村委会。1951年设松多乡,1952年改隶北山藏族乡,1958年并入红崖子沟公社,1963年 分设松多公社,1978年改设松多藏族乡。

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端,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76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26.1%。土族占总人口的22%。面积 606.5平方千米。辖桥头、浪士当、加塘、扎隆口、扎隆沟、下河6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加定乡,1956年改设加定藏族乡,1958年合并为北 山公社,1961年分设加定公社,1983年复设加定藏族乡。

互助土族自治县巴扎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50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1%。面积522.1平方千米。辖抓什究、峡塘、甘冲沟、 甘冲口、学科滩、彩隆、元甫、柏木峡8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巴扎乡,1956年改设巴扎藏族乡,1958年并入北山公社,1961年分设巴扎公 社,1983年复设巴扎藏族乡。

互助土族自治县辖松多藏族乡  6837人、驻十八洞沟,辖8个村(牧)委会(十八洞沟、松多、花园、马营、本坑沟、哈什、麻洞、前隆)。

化隆回族自治县支扎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端,距县府驻地89千米。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5.8%。面积163.4平方千米。辖正尕、江扎、街道、东朋、卡阳、年办、 拉格堂、上米乃海、下米乃海、朱洞10个村委会。民国时置支扎乡,1950年改设雄先乡,1956年改为雄先藏族乡,1958改为雄先公社,1963年从 雄先公社析置支扎公社,1984年改为支扎藏族乡。

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66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7%,回族占11%。面积124.9平方千米。辖雄先、花科、巴麻堂、 乙麻昂、电岗、东由、完加、角加、拉赛、麻加、其大吉、其先、沙索麻、洛麻、上半主哇、东南村、西北村、沙柳湾、唐春19个村委会。民国时为支扎乡辖地, 1950设雄先乡,1956年改为雄先藏族乡,1958年改设雄先公社,1984年复设雄先藏族乡。

化隆回族自治县查甫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54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9.3%。面积60.2平方千米。辖查甫一、查甫二、药水泉、索拉、窑洞、 上曲加、中曲加、下曲加、来洞、查让、加斜、东台、黄河沿13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查甫乡,1956年改设查甫藏族乡,1958年改设查甫公社, 1984年复设为查甫藏族乡。

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45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2%。面积343平方千米。辖上科巴、下科巴、恰加、支哈加、雄哇、土 哇仓、旦麻、多西、日古、尖科、阿吾卜具、桑加吾具、下什堂、安关群哇14个村委会。民国时设科巴乡,1950年设科沿沟乡,1956年并为金源藏族乡, 1958年改为金源公社,1984年复设金源藏族乡。

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84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9%。面积193.8平方千米。辖塔加一、塔加二、白加集、白加拉卡、德 扎、尕洞、牙什扎、贡什加、曹旦麻9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塔白加乡,1956年改为塔加藏族乡,1958年并入金源公社,1963年分设塔加公 社,1984年复设塔加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1.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4%。面积562.9平方千米。辖古雷、张 沙、起台堡、夕冲、贺隆堡塘、贺庄、宁巴、多哇、多什则、俄加、立伦、旦麻、克麻、加仓、牙木、吾曼、铁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龙哇、循哇、木 洪、贺隆堡、拉科、德曼、三木仓2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二区辖地,1950年设道帏乡,1953年成立道帏藏族自治区(乡级),1958年并入东风公 社,1961年分设道帏公社,1984年改设道帏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尕楞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26平方千米。辖牙尕、麻尕、洛哇、相沙、比唐、哇龙、建 设堂、曲卜藏、秀日、仁务、宗占11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尕楞乡,隶属第三区,1953年属文都藏族自治区,1957年为县 直辖乡,1958年与苏志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尕楞公社,1984年改设尕楞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岗察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402.5平方千米。辖岗察、卡索、苏化3个牧委会。解放前 称岗察百户部落,1949年建政时隶属第三区,1950年改设特别行政区,1953年建岗察乡,1959年与县牧场合并成立岗察公社,1984年改设岗察 藏族乡。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4%。面积218平方千米。辖拉兄、毛玉、河哇、王仓麻、抽子、拉代、旦 麻、相玉、白草毛、拉龙哇、公麻、江加、牙训、日芒、哇库、修藏16个村委会。解放前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文都乡,1958年与街子乡合并成立永丰 公社,1961年分设文都公社,1984年改设文都藏族自治乡。

四川省有二十一个藏族乡:

雅安专区石棉县先锋藏族乡

位于石棉县城偏西北,幅员面积69.8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小河坝,距县城13公里。全乡有耕地面积4496亩,其中田1555亩,地2941亩,林地 53014.9亩,草地35500亩,辖7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628户,人口5601人(其中男2871人,女2730人),有汉族 4223人,藏族1243人,彝族135人,农业人口5422人,非农业人口179人。

雅安专区石棉县蟹螺藏族乡

位于石棉县西部,东南与安顺彝族乡毗连,西与九龙县接壤,北与先锋藏族乡、新民藏族彝族乡为邻。幅员面积197平方公里,全乡境内全系中高山,海拔在 10484840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年均气温12℃。辖大湾、田坪、江坝、大坪、新乐、猛种、俄足7个村民委员会,2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86人,其中汉族1933人,占45%,藏族1711人,占40%,彝族642人,占15%。全乡耕地面积6253亩,其中田 447亩,地5806亩,人均耕地面积1.46亩。乡政府驻地田坪距县城17公里

雅安专区石棉县草科藏族乡

位于石棉县西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石棉县城63公里,地处大渡河西岸,贡嘎山南坡的田湾河风景区,西邻甘孜州康定、九龙、泸定三县两县, 南连石棉县蟹螺、新民两乡,东北与本县田湾乡相接。所辖全乡幅员面积360平方公里,辖5个村,21个村民小组,农户693户,人口2717人,总人口中 汉族1365人,占50%,藏族1242人,占46%,彝族110人,占4%,是石棉县最边远的汉、藏、彝三族杂居的山区小乡。两草路(两河口-草科)与 泸石线(泸定县-石棉县)接口,是通往草科乡的唯一交通要道。

雅安专区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

位于石棉县城西北方向,大渡河沿岸,东起大渡河与挖角乡隔河相邻,西至里海子,南至毛牛山与先峰乡交界,北到碗岗与田湾接壤。幅员面积 123平方公里,最低海拨920,最高海拔3070,乡政府驻地海尔村,距县城25公里,耕地面积9834亩 ,9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
  人口分布:新民是一个以藏、彝、汉三族杂居的少数民族乡,全乡25948274人,其中:男4274人,女4000人,少数民族500余户29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5%

雅安专区石棉县挖角彝族藏族乡

石棉县挖角彝族藏族乡位于地处县城以北的大渡河畔,东与汉源宜东区、北与甘孜州泸定县接壤,南临本县新棉镇,西接本县新民乡、田湾乡,省道泸石线横贯全 境,幅员面积187.1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彝、藏、汉杂居的少数民族乡,现居住人口3500人,耕地面积1888.56亩,境 内有丰富的土特产、林地和水力资源。

雅安专区宝兴县跷碛藏族乡。总人口5306人。(【雅安之窗】)

雅安专区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 人口:7014

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和爱藏族乡。人口:2762人。

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保安藏族乡。人口:3923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木皮藏族乡、人口:1014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木座藏族乡。人口:1600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人口:1935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黄羊关藏族乡、人口:1567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虎牙藏族乡、人口:2350人。

绵阳专区平武县泗耳藏族乡。人口:900人。

绵阳专区北川县坝底羌族藏族乡。 人口:11603

绵阳专区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乡。 人口:15652

绵阳专区北川县白什羌族藏族乡。人口:3618

绵阳专区北川县青片羌族藏族乡。人口:4206

绵阳专区北川县白坭藏族乡。人口:4842

绵阳专区北川县开坪羌族藏族乡。人口:3875

甘肃省有十个乡

文县铁楼藏族乡。人口:9819人。

武都县坪垭藏族乡、人口:5246人。

武都县磨坝藏族乡。人口:5109人。

宕昌县新城子藏族乡。人口:6129人。

宕昌县宫鹅藏族乡。人口:3810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文藏族乡、人口:1367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青藏族乡、人口:461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铧尖藏族乡、人口:1586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泱翔藏族乡、人口:1870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水藏族乡。 人口:1329人。

附件二:

国际法学家委员会1997年的报告《西藏﹕人权与法治》(4)扉页的“大西藏”地图(该地图当然是达赖方面提供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仔细对照﹐就可发现达赖喇嘛的“大西藏”版图不仅包含了西藏自治区﹐还囊括了整个青海省﹑半个四川省﹑半个甘肃省与四分之一个云南省﹐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其面积占中国的四分之一强。其中包含如下非藏地区﹕
  青海省的西宁市与海东专区(主要居民是汉族与回族)﹑门源回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河南蒙古自治县﹐还有一个混合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云南省的怒江栗僳族自治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楚雄彝族自治州北部﹔四川省的混合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西部(包括其首府西昌市)和许多汉人县如平武﹑宝兴﹑石棉﹑盐边等﹔甘肃省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汉人居住的整个河西走廊﹐包括安西﹑玉门﹑嘉峪关﹑酒泉﹑金塔﹑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民乐﹑永昌﹑金昌﹑武威﹑古浪﹑永登等市﹑县﹐还有甘南汉人县如岷县﹑宕昌﹑武都﹑文县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
  除藏族外﹐在达赖喇嘛的“大西藏”内还居住着汉﹑回﹑蒙古﹑土﹑撒拉﹑哈萨克﹑栗僳﹑纳西﹑独龙﹑怒﹑彝﹑白﹑裕固﹑东乡﹑羌﹑维吾尔﹑保安等17个非藏民族。达赖喇嘛说他们都是中国政府送去的移民﹐又是弥天大谎。众所周知﹐1949年前的青海省主席马麒﹑马步芳父子都是回民﹐他们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曾在1932年击退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对青海玉树地区的进犯﹐又在1935年消灭了中共红军的西路军。可见青海的回民决不是中国政府移民过去的。

注:

1. 人口普查为200011月日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为准。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条公告规定:家庭户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也不包括相互之间没有家庭成员关系、集体居住的人。(我的理解:可能就是不包括寺院的喇嘛)

2.

全中国藏区十七个市、州人口数据以及所辖155个县

单位:万人,‰

市、州

年末常住人口

县、市

市、州

年末常住人口

县、市

拉萨市

42

8

日喀则

64

18

昌都

57

11

山南

33

12

那曲

40

10

阿里

8

7

林芝

15

7

果洛州

14.94

6

海南州

41.64

5

甘南州

67.50

8

黄南州

22.1

4

甘孜州

92

18

玉树州

29.49

6

阿坝州

85

13

海北州

27.23

4

迪庆州

36.87

3

海西州

41.9

8

注:1.全自治区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71个县。

2.甘南州所辖1个县级市。

3.海西州所辖2个县级市。

甘南州总人口68万人(2004年)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合作市

76027

4个街道、7个乡

迭部县

60000

1个镇、11个乡

临潭县

150000

3个镇、13个乡、3个民族乡

玛曲县

41399

1个镇、7个乡

卓尼县

100000

3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

碌曲县

30000

2个镇、5个乡

舟曲县

130000

2个镇、20个乡

夏河县

80000

3个镇、11个乡

海北藏族自治州面积39354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人(2004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海晏县

3万人(2004年)

2个镇、2个乡、2个民族乡

祁连县

5万人(2004年)

3个镇、4个乡

刚察县

4万人(2004年)

2个镇、3个乡

门源回族自治县

15万人(2004年)

4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

黄南藏族自治州面积17921平方千米总人口22万人(2004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同仁县

7.82万人

2个镇、9个乡

尖扎县

5万人

3个镇、6个乡

泽库县

5.39

2个镇、5个乡

河南蒙旗自治县

2.93

1个镇、4个乡

海南藏族自治州面积45895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2004年)

市、县

常住人口

.

共和县

12万人(2004年)

4个镇、7个乡

同德县

5万人(2004年)

2个镇、3个乡

贵德县

10万人(2004年)

4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

兴海县

6万人(2004年)

3个镇、4个乡

贵南县

7万人(2004年)

2个镇、4个乡

果洛藏族自治州面积76312平方千米总人口13万(2004年)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玛沁县

4万人

2个镇、6个乡

班玛县

2万人

1个镇、8个乡

甘德县

2万人

1个镇、6个乡

达日县

3万人

1个镇、9个乡

久治县

2万人

1个镇、5个乡

玛多县

1万人

2个镇、2个乡

玉树藏族自治州面积188794平方千米总人口27万(2004年)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玉树县

8万人

3个镇、5个乡

杂多县

4万人

1个镇、7个乡

称多县

4万人

5个镇、2个乡

治多县

2万人

1个镇、5个乡

囊谦县

7万人

1个镇、9个乡

曲麻菜县

2万人

1个镇、5个乡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面积325785平方千米总人口36万(2004年)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德令哈市

6万人

3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格尔木市

10.7万人

3个行政,5个街道、2个镇、2个乡

乌兰县

3.9万人

4个镇

都兰县

5.3万人

4个镇、4个乡

天峻县

1.8万人

3个镇、7个乡

冷湖行委

2.1万人

一个镇

大柴旦行委

1.3万人

2个镇

茫崖县

2.9万人

2个镇

迪庆藏族自治州总面积23870平方千米。总人口36.87万人(2006年)

县、市

常住人口

乡、镇

香格里拉县

15.41万人

4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

德钦县

6.24万人

2个镇、4个乡、2个民族乡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

15.22万人

3个镇、7个乡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总面积84242平方千米。总人口85万人(2004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马尔康

5万人

3个镇、11个乡

汶川县

11万人

6个镇、8个乡

理县

4万人

4个镇、9个乡

茂县

11万人

3个镇、20个乡

松潘县

7万人

2个镇、21个乡、2个民族乡

九寨沟县

6万人

2个镇、15个乡

金川县

7万人

2个镇、21个乡

小金县

8万人

2个镇、19个乡

黑水县

6万人

2个镇、15个乡

壤塘县

3万人

1个镇、11个乡

阿坝县

6万人

1个镇、18个乡

若尔盖县

7万人

1个镇、16个乡

红原县

4万人

2个镇、9个乡

甘孜藏族自治州总面积152629平方千米。总人口92万人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市、县

常住人口

乡、镇

康定县

11万人

3个镇、18个乡

泸定县

8万人

4个镇、8个乡

丹巴县

6万人

1个镇、14个乡

九龙县

5万人

1个镇、17个乡

雅江县

4万人

1个镇、16个乡

道孚县

5万人

2个镇、20个乡

炉霍县

4万人

1个镇、15个乡

甘孜县

6万人

1个镇、21个乡

新龙县

4万人

1个镇、18个乡

德格县

7万人

1个镇、25个乡

白玉县

4万人

1个镇、16个乡

石渠县

6万人

2个镇、20个乡

色达县

4万人

2个镇、15个乡

理塘县

5万人

1个镇、23个乡

巴塘县

5万人

1个镇、18个乡

乡城县

3万人

1个镇、11个乡

稻城县

3万人

1个镇、13个乡

得荣县

2万人

1个镇、11个乡

木里藏族自治县总面积13252平方千米。总人口13万人(2004年)

乡、镇

人口

乡、镇

人口

乡、镇

人口

乔瓦镇

16858

桃巴乡

5732

博科乡

4727

宁朗乡

2083

依吉乡

3116

俄亚纳西族乡

5402

水洛乡

5483

牦牛坪乡

3103

屋脚蒙古族乡

2055

项脚蒙古族乡

3152

李子坪乡

3579

列瓦乡

3648

芽祖乡

3546

下麦地乡

3109

西秋乡

3109

克尔乡

3777

白碉苗族乡

5903

三桷垭乡

5006

倮波乡

5061

卡拉乡

5179

后所乡

5823

沙湾乡

4645

东子乡

3443

固增苗族乡

3620

麦日乡

2579

东朗乡

2296

唐央乡

4070

博窝乡

1818

麦地龙乡

2540

 

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6865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

乡、镇

人口

乡、镇

人口

乡、镇

人口

华藏寺镇

36139

打柴沟镇

15268

安远镇

10173

炭山岭镇

14341

哈溪镇

25921

天堂乡

7059

朱岔乡

4233

赛什斯乡

14880

东坪乡

4340

石门乡

9109

赛拉隆乡

301

东大滩乡

4152

松山乡

5660

钱宝乡

9313

柏林乡

1917

抓喜秀龙乡

4869

西大滩乡

12643

朵什乡

13123

大红沟乡

13859

毛藏乡

1347

祁连乡

7952

旦马乡

4748 

注解:

1.抓喜秀龙,藏语,意为吉祥富饶之沟,五世达赖命名。

3. 朵什系藏语,先有朵什寺,后有朵什部落,才有了朵什乡。

4. 赛拉隆为藏语,意为冰雹沟之意。赛拉隆乡初建于1981年,1983年撤销公社、牧场、恢复区乡建制。

5. 东坪是取藏族部落名"东本""坪山"首字而得名。

全藏人口总和:

西藏自治区在2005年末的统计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277万人。

注:十个州加两个县合计总人数为:482.87

全国五十八个藏族乡28.50

277+482.87=759.87+28.50=788.35

www.xzqh.org

备注:这里包括西海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绵阳专区北川县坝底羌族藏族乡。绵阳专区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乡。绵阳专区北川县白什羌族藏族乡。绵阳专区北川县青片羌族藏族乡。绵阳专区北川县开坪羌族藏族乡等混合和藏汉杂居、藏回杂居、撒拉、土族等数字均包括在内。

6. 1949年西南区有西康省(康定县)和西藏地方(拉萨)http://www.xzqh.org/yange/1949.htm

7. 1949年保留县、乡名称,藏语为宗、谿。

http://www.xzqh.org/yange/1949.htm

8. 1949年夏河县(拉卜楞)在临夏专区卓尼设治局(城关)在岷县专区。

9. 卓尼自治区政权名称为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195094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

10. 天祝自治区(县级),(19501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决定,56成立)

11. 1950年省直辖行政单位 夏河县(拉卜楞)卓尼自治区(城关)

12. 1953 甘南藏族自治区  驻夏河县21自治区 夏河县(拉卜楞)临潭(旧城) 卓尼自治区(城关)

13. 1954 甘南藏族自治区  驻夏河县21自治区3行政委员会 夏河县(拉卜楞)临潭县(旧城)卓尼自治区(城关)舟曲行政委员会(城关)碌曲行政委员会(西仓)玛曲行政委员会(卓格尼玛)

14. 甘南藏族自治州  驻夏河县  6
 夏河县(拉卜楞)临潭县(旧城)卓尼县(城关)舟曲县(城关)碌曲县(西仓)   玛曲县(卓格尼玛)

15. 地方更名:乡城县桑披镇更名为香巴拉镇(四川省人民政府200546川府民政〔20055号);

没有评论: